四個階段依次為把握語言、形成形象、感知內涵、理解思想。但四個階段之間的時間間隔並不是恆定的,有的時候四者幾乎同時發生,有的時候則要間隔較長的時間。總的來看,前三個階段在時間上比較接近,而理解階段滯后的可能性則大一些,有時甚至滯后幾年、幾十年。這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就文學作品的接受而言,前三個階段都主要是以感性的感知為主,而后一個階段則以理性的分析為主,兩者思維接受的方式不同,在時間上也就容易拉開距離。如魯迅年輕時讀方孝孺的《思舊賦》,曾詫異於它為何那樣短,才開頭就匆匆收了尾。到歷盡滄桑,他才深刻地體會到方孝孺那種“吟罷低頭無寫處”的苦楚,讀懂了他的《思舊賦》。在閱讀實踐中,第一次閱讀一部作品未能讀儲,反復幾次才讀道,或者讀書的時候沒有讀懂,但在生活中有了某種經歷,或者接受了某種理論,忽然又讀懂了,這裡的“讀儲”實際上就是理解了作品的某種思想內涵。在閱讀實踐中,這樣的現象是很多的,這說明理解階段與前三個階段在時間上拉開的可能性的確要大一些。不過,我們說前三個階段在時間上比較接近,也並不意味三者總是同時或者相繼發生,間隔的時間不長。相對於三者與理解階段之間的時間關系,三者之間同時或相繼發生的現象的確要多一些.但三者之間也有間隔很長時間的現象。把握語言之后無法形成形象,或者間隔很長時間之后才能形成形象,形成形象之后無法感知形象的內涵,或者間隔很長時間之后才能感知形象的內涵,這種現象在閱讀實踐中也並不少見。當這種現象發生的時候,讀者不僅會感到困惑,而且審美的快感也會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