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思維是一種由審美情感所激發,所推動並滲入其中的思維活動,它的審美創造性質與審美享受性質是相輔相成,相與同步的。
首先,形象思維是由具體事物,具體境遇,具體對象觸發作者的情感而引起的,有“感於物而動之情”,才會“傳動於中而形於外”,所謂“哀樂之心感,歌吟之聲發詩品·序“說:”“就是這個意思鍾嶸。”氣之動物,物之感人,故搖盪性情,形諸舞詠“,”文心雕龍·明詩“說:“人察七信,應物斯感,感物詠志,莫非自然”,即藝術創作的思維活動是心物交感,情動於中而引發的正如別林斯基所說:“沒有感情,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歌……“曹思在談他的”雷雨“寫作時曾說:”隱隱彷彿有一種情感的洶湧的流來推動我,我在發洩露被壓鉚的憤泊,抨擊著中國的家庭和社會。明很顯然,這“情感的洶湧的流”正是作者展開藝術思維活動的動力。古往今來的許多優秀作品,都透露著這種伴隨感情的消息。湯顯祖寫“牡丹亭“,寫到”貫春香還是舊羅裙“時感慨萬端,竟禁不住在柴房中飲泣。當代作家姚雪銀說他是含著熱淚寫完”李自成“的。而巴爾扎克寫”高老頭“時,一天一位朋友去看他,競聽見他在屋裡大聲地,憤怒地吵著,一問,巴爾扎克說他正在和高老頭吵架呢。可見,形象思維的過程是伴隨著強烈感情活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