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統一的活動,這是教學本質關聯說的基本觀點。持這種觀點的學者.有代表性的是蘇聯的克拉耶夫斯基、巴班斯基和我國的吳杰等。克拉耶夫斯基認為,“教學是一種特殊的、專門的社會活動,是一種相對獨立的社會現象——傳授社會經驗的手段”,“教和學的統一,是教學過程的客觀特徵,是在教與學的相互作用的聯繫中實現的”。巴班斯基指出,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在一定條件下所產生的相互作用,教與學的統一是社會主義學校教學過程的本質特徵。吳杰等人認為:“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共同活動”。
“關聯說”的著眼點是教和學的聯繫、相互作用及其統一。由此出發,認為教與學的關聯是教學存在的前提,沒有二者的相互作用就沒有教學。教與學同居首位,教學不是自在的,而是人為構成的,因而重視教學的社會實質,把教學活動看成是社會的一種特殊形式,作為人類活動的統一的整體來考察,井從教學論的立場強調反映社會目的的教學內容的特點和教學過程的教育學實際的客觀性,以及兩者之間的相互制約和統一。這些觀點涉及到對教學論根本問題的認識,對於教學論理論體系的建設,對於有關具體問題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這樣的理論視角和研究結果,對於目前教學淪研究中存在的“非本體化偏向”亦即“非教學論”研究傾向來說,是一種深刻的批判,也構成了一種回歸性研究的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