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所应该做的并不是开创新理论,新思想,而是理智地检阅和反省教育的得失,使教育首先回归常识。常识本来是人们从事教育工作员基本的出发点,是从事教育必然立足的基础和平台。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受功利性、庸俗性、工具性风气的熏染,只知道服从或盲从.不知道独立的思考和判断,没有了分辨是非的意识和能力,缺失坚持真理的胆识和勇气,因而使我们的行为偏离了常识。比如,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和人格素质.无疑是教育的一个常识。然而这个常识却长期被人们忽视了,遗忘了,而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权宜性、功利性、工具性目标和目的,使教育成了与社会其他行业没有区别的、热衷名利的庸俗之地。再比如,学习应该是让学生修养心性、涵养心智、锻冶品格、提升境界的话动.然而这个常识却被一些中小学校园中的毕业升学率、班级成绩排队、学生排名所代替,被一些大学校园中的英语四、六级考试、各种考证、就业率等目标所代替.以至于一些学生只期望成绩能够过关,顺利拿到毕业文凭。至于人格修养是否提高,似乎毫不在意。人们似乎并没有反思,一个马加爵就曾经使社会倍感痛苦,而现在高校中那些并不在意人格修养的学生,将会对社会的道德和文明带来多少消极影响及压力。而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引领和指导学生、并且要以自己的行为为学生树立楷模的教师,教学之余应该让其心情舒畅,安心治学,钻研学术.探求未知,以便为教学积聚思想、理论和知识。这也应该是个常识.然而现实中的许多学校,都以为学术研究可以包办代替和统一规划,以一大堆的数字来压迫教师,什么论文、著作、课题、获奖,将教师当成一堆堆数字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