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史的角度看,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曾長期處十一種分野與抗衡的狀態。工業革命以前的古代教育和中世紀大學主要盛行的是人文主義教育。這一時期,人們把高等教育主要理解為是一種對人性的完善和培養。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辦學宗旨就中明:“設立大學是為了給教會和政府培養服務人員,即培養有教養的人,而不是知識分子”。 19世紀以後,伴隨著大工業的出現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種以開發人力、傳授科技知識為主的科學教育理念開始生成,並很快在高等教育中佔據了主流地位。大學的學科教育格局和理工科專業發展就是在這一時期內形成和壯大的。達一時期,在教育思想止既出現了以斯賓塞、赫胥黎等人為代表的大力主張科學教育論的教育理論流派,也出現了以織曼、阿若德等人為代表的大力主張人文教育論的教育理論流派,而且這兩種教育思潮一直在學術領域和實踐層面進行著激烈的交鋒。直到上個世紀中葉,不論人文教育論考如何抗爭,科學教育的思潮始終佔據著主導地位。應當承認,科學教育的興起與發展在客觀上促進了科學技術的進步,加快了人類社會前進的步伐,同時也帶來了高等教育自身的繁榮,使高等教育在社會中的地位大大提升。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面對科學技術在失去人文精神支配下而出現的“野蠻”,以及各種社會問題與矛盾的日益加劇和人類精神領域裡種種危機的凸顯,人們開始對科學教育進行反思。人們意識到科學技術是一柄雙刃劍,單靠科學教育並不能保證科技鄙人力就一定能用十造福人類的目的。在這種背景下,以倡導對人類進行終極關懷為旨歸的人文教育的呼聲又開始高漲,並旦對科學教育大加指責和諧難。要素主義、存在土義就是這一時期教育思潮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