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蒐集材料時,有的記錄了許多新鮮事例、權威論斷、鞍聞越事和名言警句,起草初稿時,覺得這個材料稍彩,那個材料也不錯,寫進文章里肯定能增加文采.顯示自己的博學多識。所以,就一股腦全部放了進去。結果到處都是例子、摘引,鮮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桔闢的分析,論文成了一個材料庫。
論證觀點的論據並不一定多f就能取勝c達里的關鍵問題,不在於廣博,而在於“博而寡要”。就寫論文前的準備工作來說.充分地佔有資料,多多益善。但就寫作來說,就要根據論文的需要,有選擇地運用相應的必要材料,而絕不能貪多務雜。村於論證和說明問題不必要的史料、例子,即使很有意思,也要不惜割愛。
詞藻華麗不等於才華橫攫.相反,如果把握不好,反倒損傷文章風骨,而學術論文尤其如此。有人寫論文沿襲寫散文詩歌的語言風格.過多地描寫鋪敘。其實.散文詩歌也並非盡是美詞妙語的壘垛,而是講究百約意豐。如“黑夜結了我黑色的服暗,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明白淺顯的語言卻道出了豐富的詩意。語言華麗並不能表明一個人語言水平就高,學術論文是學術研究成果的展示,是科學的東西,它更多地採用嚴謹難確的語言,而非汪洋您肆、富麗華美的描寫鋪陳。科學準確的語言是學術論文語言的第一要求。如果詞不達意,概念模糊,命題模按兩可,學術論文的科學性和嚴密性就會大打沂扣。
旁徵博引不一定就會增加論證的可信度。整篇論文俯拾皆是格言警句,發言摘錄,論文就成了語錄本。在最需要的地方引用最恰切員權威的論斷,從而最有力地輔助論證.這才是徵引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