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當時的經濟學家已經註意到了教育的經濟效果。例如:18世紀70年代的製釘業,不滿20歲的青年工人一天能製釘2300多枚,而不曾練習過制訂的普通鐵匠一天只能製釘200—300枚,質量還很低劣。所以亞當·斯密認為:“學習一種才能,須受教育,須進學校,須做學徒,所費不少。這樣花去的資本,好像已經實現,並且固定在學習者的身上。這種才能,對他個人自然是財產的一部分,對於他所屬的社會,也是財產的一部分。工人增進的熟練程度,可和便利勞動、節省勞動的機器和工具同樣看作社會上固定資本。學習的時候,固然要花一筆費用,但這種費用,可以得到償還,嫌取利潤。

20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力資本理論興起。人力資本被認為是一種投資收益率高於物質資本的形式。所以,增加人力資本,諸如教育、保健等,有助於提高人的生產能力、管理能力、流動能力。隨著人力資本理論的被廣泛接受,教育也由原來的消費事業,逐步被看作一種產業。美國學者對比分析了1929年和1957年經濟增長情況,計算出教育帶來的經濟效益,即教育投資收益佔國民收入增長部分的33%。日本學者比較1930年和1955年的經濟情況,此結論為25%。儘管這些數據有一定爭議,但“人力資本是經濟增長的關鍵,教育是形成人力資本的重要因素”的論斷是可以肯定的e

當然,職業教育是周期短、顯效快的教育,畢業生的就業前景、收入狀況成為職業教育興旺與否的晴雨表。職業教育只有成為大眾認可的,就業機會最多、投入收回最快,也就是最實惠的教育時,接受職業教育才會成為多數年輕人主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