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與發展的過程中,教育為適應社會的變化發展,較之計劃經濟時代有許多新變化,對教育行政組織的管理活動提出了許多新要求。首先就教育行政決策系統而言,其決策任務越來越重。這是因為教育改革的區域化勺區域教育改革的需要,使區域教育行政組織系統的主體地位進一步突出。一方面教育改革的實際操作內在的要求由各區域來執行,國家總體的教育改革方案必須在各個區域實現具體化。另一方面一定區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需要區域教育行政組織系統根據區域社會發展變化的需要來進行教育改革,使教育為興市、興縣服務,這裡就包含著重要的教育決策任務。同時,教育事業在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變化的過程中,由過去相對封閉的狀態轉而開放,教育事業與社會各行各業的交往關係變得日益複雜,由此而不斷產生新問題,教育事業較之過去相對“確定”的狀態,變得越來越不確定。這就更需要教育的預測與決策,使教育決策程序化、民主化、科學化。這樣就能有效避免由於決策失誤而使教育事業受損。因此,優化決策隊伍,提高決策隊伍素質及其水平,在教育行政組織內部機構的調整改革中就顯得至關重要。儀當前出現了一種擴張教育決策隊伍的傾向。鑑於教育界的相對穩定及其地位越來越重要的優勢,黨政機關改革中的一些幹部在分流中把眼光肛在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門以及學校,結果教育界成了黨政機關分流人員爭想流入的地方,一些地方把關不嚴,導致目前教育行政組織機構更加入滿為患。其次,就教育行政智囊系統而言,由於教育預測與決策任務的增加,教育預測與決策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了使教育決策科學化而避免主觀武斷,就需要有智囊機構組織人員對教育事業及其發展變化等情況隨時進行調查研究、信息處理,對決策進行可行性分析。改革開放以來,在教育行政組織系統中陸續建立起了政研處(室)或調研處(室)、教育科學研究所(室)、教學研究所(室)等作為教育決策的智囊機構。但在實際的運行中這些機構及其人員的存在往往被決策考看成是秘書班子,由自己先提出並決定某一方案之後,再由智囊團去蒐集材料、進行論證。這就是一些學者指出的決策在前、研究在後,結論在前、調查在後。智囊系統成為附庸,沒省真正起到決策的參謀作用。我們認為在這次教育行政組織內部機構的調整改革中,作為教育行政智囊系統的機構不應削弱而應成為加強的對象,並使之獨立地進行預測、決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