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言之,国家主义是中国社会和教育转型所处的起始状态,是在转型过程中不得不不断面对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焦点。信息技术的发展及产业升级,使社会对个体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需要,对人才要求的标准多样化、个性化。这些构成不得不抛弃国家主义的外在需求。个体独立意识、批判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自由精神增强是走出国家主义教育的强大内驱动力。
说起“教育者”,人们会自然想到教师,然而这仅是一个形式上的回答,没有回答一个更实质的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教师,才能有教育者的身份。依据国家主义教育观、谁是教育者呢?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官师合一”的体制,“官”即是“师”,甚至只有育才能为师。《尚书·五子之歌》中道“民惟邦本,本同邦宁”,其出发点也仅是从邦的角度看民,而非时下一些人解释的“民本”或“人本”,唐代《帧观政要·务农》的解释更为接近:“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这里的本具有相对性,认为本的前提是“国”,而非理性急义的人本。”官师合一”的体制形式虽然在近百年来的中国已经不存在了,但这一理念对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远末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