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成了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合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住往被看作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这种切识本位的课程显然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不能外在于学生的生活过程,实质上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培养的过程。
然而,在强大的应试压力下,中国学校的课程体系对于书本知识的热衷追求使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厌学情绪不断加重,学生为考试而学、教师为考试而教,很难过:学生感到学习是生活的需要而不是额外的负担,造成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升步履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