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中的觀察都是研究者深入實地的觀察,還可以細分為參與型觀察和非參與型觀察。非參與型觀察是指觀察者置身被觀察的世界之外,作為旁觀者來了解事情的發展狀態。在定性研究者看來,絕對的”局外人”是不存在的,只有參與程度的不同而已,觀察者只有成為被研究群體文化的一個”成員”,才能真正理解觀察的對象。近年來,定性觀察者的參與性都在逐漸增大,為了突現這種定性觀察的特點,本書中統一使用”參與觀察”一詞。
1924 年,學者林德曼(Lindemann) 提出將社會科學研究中的觀察者分為客觀觀察者和參與觀察者兩大類型,最早使用”參與觀察”一詞。而最早將參與觀察法運用於田野工作的是馬林諾夫斯基,他於1915 年到1917 年在特羅比恩島上對當地的土著人進行了長達兩年的參與型研究。
參與觀察是在自然的情景中,觀察者通過與被觀察者共同工作、生活,在密切的接觸和直接體驗中來傾聽和觀看被觀察者的言行,並希望獲得他們對自己行為意義的解釋。參與觀察的主要特點就是對整體情境的考量、對參與者行為的關注、對當地人理性的尊重。觀察的過程不是先入為主地由某種外在的、機械的模式決定,而是融入了參與雙方的決策、選擇和互動。研究者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觀察來發間,也可以隨著觀察來調整研究問題,調整觀察的目標、內容和範圍。研究者既是參與者又是研究者,既要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又要保持研究者的心理和空間距離,同時,研究者還要不斷反思自己的種種”偏見”,對自己的”視聞”、被研究者的”視闊”,以及雙方”視闊融合”的方式有盡可能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