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要研究的問題,在這些研究取向、研究前提、規施和類型的規制之下,我們進行研究。但是,研究的過程很難描述。很多論文不說明研究的過程,只報告研究的結果,對於強調研究過程的實證研究論文來講,則大多都會交代研究過程。從論文文本來看,這類論文包括前言、文獻綜述、研究方法、研究發現、研究不足等部分。
前言說明研究的背景、動機和意義;文獻綜述描繪研究問題目前的研究現狀,但是這種描述不是簡單地陳列已有的論文,而是要做分析,把已有研究相關的理論、方法、核心研究者、研究議題等描繪出來,這樣才能找到研究空白,提出你要研究的問題,才能確立你要研究的問題在整個學術版圖中的地位;提出研究問題後就要選擇收集和分析資料的方法(有的研究不注重研究方法) ,並據此來回答問題;研究發現或結論部分是論文最核心的部分,這部分是展示前人研究所不知道的東西;最後,有的論文還會交代研究的不足等。
以上只是邏輯地呈現了研究的過程,實際的研究過程遠沒有這麼明晰,它往往是一個循​​環反复的過程,需要不斷蒐集資料、閱讀資料、分析資料、寫作,各個步驟相互關聯,彼此影響。千萬不要指望把所有的資料看完後,再酣暢淋漓地一揮而就,最好是想到什麼就先寫下來,這些”靈感”片斷會不斷激發新的思維方向,也會幫助你不斷地建掏出清晰的研究思路和論文的邏輯結構。
學者馬克斯·韋伯在他著名的演講《以學術為業》中,涉及了研究過程中的”機遇和靈感”的問題。他認為,進行學術研究首要的就是”熱情”,要堅信”你生之前悠悠千載已逝,未來還會有千年沈寂的期待”,研究者要發自內心地獻身於學科,獻身於使他因自己所服務的主題而達到高貴與尊嚴的學科,沒有這些東西,這個人便不會有科學的志向,他也不該再做下去。熱情是”靈感”這一關鍵因素的前提,但是,只有熱情也逼不出一項成果來,工作和熱情相結合才能誘發想法的產生。然而,想法的行踪不定,並非隨叫隨到,它往往是在你端坐書桌前絞盡腦汁時不期而至的。韋伯強調熱情和努力工作在研究過程中的作用,學者c. 賴特·米爾斯(C. Wright Mills , 1916一1962) 在《論治學之道》中對研究過程的表述則更具有實踐操作經驗的參考價值。米爾斯反對呆板的研究程式,他認為”實際上不存在’開始從事某項計劃’;你已經在’研究’了,或是通過個人性情、學術檔案、瀏覽後所作的筆記,或是通過有目標的努力。循著這種生活和研究方式,你將總能擁有許多你想繼續深入研究的論題。一旦你選定了一個’ 突破點’,你試著運用全部學術檔案,你在圖書館的閱讀,你的談話以及對人的選擇, 所有這些都服務於你的這個論題或主旨。你著手建立一個包含所有與目前研究有關的關鍵要素的小世界,以系統方法將每一個要素都放在它應有的位置上,並且圍繞這個小世界中每一部分的發展,不斷重新調整研究框架。只有身居這樣精心構築的世界中時,你才能知道什麼是必需的:思想、事實、思想、數字、思想。” 而”思考是一種尋求有序化、全面化的努力。你不能太著急就停止思考,否則你將無法知道應該知道的東西;你也不能不加控制地一直思考下去,否則你會使自己頭腦塞滿。”在這種兩難的處境中,唯一可能的努力就是不斷反思。所以,研究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需要投入熱情和不斷的工作努力的、充滿了不確定性的、不斷反思的過程。
我們還可以分析一個例子來加深對此的理解。一個社會心理學的博士生想通過實驗的方式做一項研究,但是,做到最後他發現,自己搞不清研究的問題是什麼了。這時候,他的一位大學同學來找他,這位同學是醫學博士,正好對相關的問題有研究,幾句話就點醒了這位博士生,使他完成了這項研究。
這位博士生還在一次研討會上結識了一位同樣是研究這一問題的博士,兩人對比了各自的研究,正好互相補充,於是合作完成了一篇論文,並在國際上很有影響力的學術雜誌上發表,成為同屆學生中發表論文級別最高的一位。從策略的角度來講,如果你做某個問題的研究,找到研究這個問題的專家進行交流是個比較便捷的途徑。對於本科畢業論文的研究來講,充分跟你的指導老師進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