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對關系是科學主義與人文土義的矛盾在高等學校的學科結構與課程設置上的反映。人類教育的發展史表明,人類教育在經歷了漫長的古典人文教育、獨領風騷的現代科學教育之后,已開始進入更加成熟的現代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並重的時代。國外教育界目前流行的觀點就是主張理工科學生必須學習文科。麻省理工學院面向學生開設72學分至少8門人文藝術和社會必修課。素以“人文學術之邦”著稱的中國,具有悠久的人文教育傳統,而在解放后的非文科教育中,長期停留於3門政治課,現在擴展為6門,總學時僅在10%左右。這與世界高等教育的走勢不符,與中國大學特別是重點大學的地位不稱。良好的人文教育不僅有助於啟發學生的創造思維,促進學生心智的成長與發展,有助於學生把技術問題或專業問題與社會問題聯系起來,培養學生寬闊的視野,更主要的是有助於學生學會做人,提高他們作為一個“人”的素養。為此,許多高校紛紛改變單科性和專門化的特點,向“綜合化”方向發展。但對絕大多數高校來說,學校性質的局限,學科建設的漫長,要為學生提供專業之外的局質量的“文化素質教育”或“通識教育”課程,尚需很好地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民等教育長期文理、理工分家,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相割裂,給培養的學生帶來了思維方式的缺陷和知識面的狹窄,這樣的人才毛坯要成為大師級、頂尖人才是古先天不足的地方。據許多人介紹,理工類的諾貝爾獎得主很大一部分都在人文、藝術上有很高的修養,並且明顯地感到這些為其獲得重大的成就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從中央到地方,大家都在大力提倡培養創新能力、創新意識、創造能力。教育的什麼階段能培養創新能力,眾說紛紜。但是,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融合,邏輯思維與抽象思維相互結合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人文文化背景越寬,視野也就越寬,融會貫通的能力才可能增強,進而創造能力也會增強,也就越有可能進入學科前沿,取得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