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選擇“突破口”,就是公“靶子”樹好以後從何處下筆反駁較為合適,從哪裡進攻較為有利。這裡所說的“下筆處”、“進攻點”,就是駁論文章的“突破口”。好像兩軍對壘,卓越的將領總是善於攻擊對方的薄羽環節,從而全面擊潰敵軍,奪取勝利。這裡我們還以《悖人悖出何足稱道——“智取生辰綱”性質辯說》一文為例,當論者指出錯誤觀點是“離升了作品的實際而先行結論,附會定義的作法.是違背實事求是原則的架空議論”以後,這樣為自己尋找“突破口”。

這個’突破口”是從“討論問題”方面選擇的——討論問題應當從實際出發,不能從定義出發,從而進一步推出研究文學作品也必須從作品的實際——這一準則一經確定,那種“離開了作品實際而先行結論、附會定義”、“架空議論”的方法建立起來的“揭開了農民革命鬥爭序幕”的觀點,就自然站不住腳了。事實說明,選擇好“突破口”對駁論的進行是根有利的。

同時,選擇好“突破口”也是駁論文章酌一種寫作程序。因為“突破口”是駁論的開端,並決定著下面駁論的進行。 “突破口。選擇得好,駁論就能順勢而下,長驅宜人,直搗要害,不但文勢顧暢優美,而且能增加文章的色彩,可以說是一舉幾得的事。相反,找不好“突破口”,儘管也能進行駁論,也能說理,但效果不佳。往往費了很大氣力也難以奏效,同時也影響到文勢的顧暢.以致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