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葉以此為主要特徵。由於視人為“經濟人”,並在此基礎上採取了改善工作條件、提高物質待遇等方法,但並沒有起到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的作用。因此,管理者開始重新審視人,結果比較一致地認為,只要是人,無論是企業主還是職工,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都處在人群關係之小,因而是團體或是集體的一員。任何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人具有歸屬感和安全感,需要交往和自尊及受人尊重,而這些只有將人作為集體或團體的一員才能獲得。歸屬於集體,在集體中獲得心理的、情感的、社會交往的滿足,這是一種社會動機,這種社會動機對人的作用比經濟動機更大。所以說,人並不是“經濟人”,而是“社會人”。因此,為了提高管理效率,就不應以個人主義為基礎,而應以團體主義或集體主義為基礎;管理的重點不僅僅是滿足人的經濟動機,而同時應有效地進行人際關係、人群關係的管理。因為人際關係、人群關係是影響職工生產力高低的決定性因素。管理歷史的發展由“經濟人”階段進入“社會人”階段,顯然在人性的認識上更前進和深入了一步,它不僅看到了人具有滿足生理的、物資的需要,而且看到了人還具有滿足安全、社會交往的需要,且後一種需要比前一種需要更高級。正因為將人視力“社會人”的看法,更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本質,因們,它對於管理影響更大、更廣泛,並起著重大的作用。但我們也要認識到.社會人的觀點並不是對人性的全部概括.更不是馬克思所講的“人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的概括,“社會人”所強調的人際關係、人群關係仍然是狹隘的心理關係(如安全感、歸屬感等),並且強調的是個人對人群的依賴,而沒有認識到人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