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和現實中.人們要么把學生視為沒有思想和感受的白板,要么視為和成人沒有什麼區別的小大人。這樣忽視學生獨特性的觀點是不正確的。事實上,學生有著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內在感受,有著不同於成人的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就是說,學生有著獨持的個性。因此,在對學生的認識上,應確立學生是獨特的人這一基本命題。

學生是個完整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把學生僅僅作為受教育的對像或學習者來對待,忽視學生身心的整體性,這是不恰當的。其實,學生並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而是有著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正如合作教育學所指出的:“兒童每天來到學校,並不是以純粹的學生——致力於學習的人——的面貌出現的,不,他們是以形形色色的個性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每一個兒童來到學校的時候,除了懷有獲得知識的願望外,還帶來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在教育活動中,作為完整的人而存在的學生,不僅具備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體驗著全部的教育生活。也就是說,學習過程並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或技能訓練,而是伴隨著交往、創造、追求、選擇、意志努力、喜怒哀樂等的綜合過程,是學生整個內心世界的全面參與。如果不從人的整體性上來理解和對待學生,那麼,教育措施就容易脫離學生的實際,教育活動也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要把學生作為完整的人來對待,就必須反對那種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還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予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