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人的天性問題(即人性論問題),中外思想史上都有各種各樣的探討。中國古代思想家們對人的先天本性的認識,有性善論、性惡論、性有善有惡論、性無善無惡論等幾種觀點,但大多承認人性是可變的,具有道德完善的潛力,認為“人皆可以為堯舜”’“塗人可以為禹”。 。在西方,關於人的道德天性和行為天性方面,也有不同觀點,如原罪說、白板論等等。美國學者莫里斯. L比格經研究指出,依據對人的道德天性和行為天性的不同理解,西方教師們對學生至少有五種不同的看法:(1)生來就惡,需要訓練的人;(2)中性(不好不壞)而能動的有理性的動物;(3)能動的,生來就安排好的.通過展開他們天生的本能、需要、能力和天資而形成的個性;(4)被動的或反沖的心理或有機體,他們的發展,有賴於所受外部力量的製約;(5)通過他們和他們各自的心理環境的相互作用而發展的有目的的人。由此可見,對人的天性的不同估計,會導致學生觀的相應差異*

現今應該如何看待學生的天性呢?從教育發展的歷史實踐看,不論人們是堅持性善論還是性惡論,最後都能通過一定的教育措施促使學生朝積極的方向發展,區別主要在於各自的教育方式和教育重點不同。性善論注重主體的自覺和內在力量的挖掘.性惡論注重外在規範的約束和行為矯正。當前,我們國家—些人堅持的是性惡論,不少家長和教師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從性惡論角度來看待學生,認為學生天性是破壞性的、和教育要求對立的,不嚴厲管教就難以成人。於是,在教育上,多采取強制、管制、灌輸、矯正的方式來教育學生,以期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品質。這種教育方式存在著各種心理的和倫理的缺陷,也和時代的主體精神相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