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世紀末我國有了近代意義的大學后,許多大學利學者對教育理念與觀念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回顧活華大學的辦學歷史,在如何正確處理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關系問題上,也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與教訓。
清華初創時是一所留美預備學校。從辦學理念到課程設置幾乎全盤照搬美國。五四運動后,教育獨立的呼聲日高。1928年,治華正式改名閩大清華大學,開始探索一些區別於美國大學的辦學思路。
在梅貽琦擔任校長期間,清華不僅重視文職工備料,而且重視各科之間的“會通”。梅貼璃校長在1941年寫的《大學一解》中提出:“今日而自學問,不能出白然科學、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二大部門;曰通識者,亦曰學子對此三大部門,均有相當之准備而己。分而言之,則對每門有充分之了解;合而言之,則於三者之間能識其會通之所在。”他強調辦學要通識為本,專識為末,因為“社會所需要考,邁才為大,而專家次之,以無通才為基礎之專家臨民,其結果不為新民,而為擾民。”在這些論述裡,梅貽丙提出的“會通”的要求,不僅是知識層面上的要求,它還指出了一條從知識上升到世界觀、方法論的治學理念。老清華的成才率較高同這種會邁式的人才培養理念不入關系。楊扼寧、李政道、朱光亞在談到西南聯大時,都談到這一點。認為當時要求理工學生至少要修一門文科課程,文科學生至少要修一門工科課程是一個非常好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