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的發展必引起科學知識不斷積累和發展。這既為學校教學內容的豐富和更新、為學科設置的調整提供了可能的客觀條件。同時,生產力的發展又要求教育培養出來的人能夠適應當時生產力發展的狀況、能夠具有生產上所需的知識和技術,這又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改革及學科設置提出了必要的主觀要求。從教育的發展歷史看,由於時代不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不同.各個時代使用的生產工具不同,生產力發展對人才規格的要求不同、學校的課程門類、課程結構、課程內容也各不相同。
在古代.由於生產力極不發展,科學技術水平低下,尤其是科學技術還來實現與生產的結合.因而學校的教學內容就極為貧乏,主要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簡單的讀寫常識。中國古代社會一個百家姓、千字文就沿用了幾百年。學科設置主要是哲學、政治、倫理、宗教以及語言、文字方面的課程.與生產力直接聯系的自然科學和技術方面的課程所佔比例甚少。例如,英國直到19世紀,公學的內容仍幾乎全是古典人文學科和宗教課程。直到19世紀初.有些學校甚至連算術、書寫和現代語仍被禁止列入教學計劃。英國著名科學家赫胥黎在19世紀60年代描述當時學校情形時說:直到最近,孩子……從來沒有學過現代地理物理學和近代史,他可以完全不知道:地球是繞日而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