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理論在我國傳統文論中源遠流長。早在先秦,老子關於“道”為宇宙生命本體、觀道悟道的哲學,以及《周易》和《莊子》關於言與意、意與象關係的討論,就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意境理論的哲學基礎。禪宗“心”、“性”為本體的哲學的出現,以及“妙悟”’“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等哲學觀念的提倡,則進一步為意境理論提供了新的思想資源。正是受到道禪思想的影響,中國古代藝術家很早就強調用自然而含蓄的語言來表現宇宙生機和人生真話.很早就強調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的藝術表現方法。在隋唐之前,謝赫就提出“若拘以體物,則末見精粹.若取之像外,方厭膏映”(《擊畫品錄》)的主張,宗炳則提出“理絕於中古之卜者,可意求於千載之下;旨徵於言象之外者,可心取於書策之內”(《畫山水序》)的主張。魏晉至唐,隨著詩一類抒情文藝的發展,在詩論中還出現了“意象”、“興象”、“境界”一類與“意境”密切相關的概念範疇。意境理論正式形成於唐代。託名為王昌齡的《詩格》中提出詩有“物境”、 “情境”、 “意境”三境,並明確標出“意境”這個概念。劉禹錫則進一步用“境生於像外”來規定意境,指出意境產牛於象又超越象,表現了宇宙生命本體具有無限意蘊和內涵的本質。司空圖則提出“韻外之致”,“昧外之味”,“像外之象,景外之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等命題,進一步規定了意境的美學本質。自宋之後,“意境”、“境界”成為評詩論畫的重要術語。宋至潔,是意境理論的成熟期。梅堯臣提出的“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以及後來嚴羽的“興趣”、“妙悟”說,範唏文等人的“情景”說,王士禎的“神韻”說等等,都對意境理論的發展做出了貢獻。近代學者王國維則更自覺地以西方理論為參照,從主客體、物我、情景等關係中剖析了意境,把“境界”作為把握詩詞藝術特性的核心術語,並將其作為評價詩詞的重要標準,使意境理論向我國現代文學理論轉化,成為人們所重視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美學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