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把民族文學引領到與他民族緊密相連的世界性的新格局、新環境之中。這與過去相對狹小封閉的環境畢竟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在這變化了的環境之中,在不同民族的審美視野和文學藝術品生產和消費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獲得繁榮和發展的空間,這對各民族文學來說都是一場不小的考驗。
擺在民族文學面前的必須回答的問題是:在全球化語境之中民族文學還要不要堅持文學的民族性?如果需要的話又應該堅持怎樣的民族性?關於前一問,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因為民族性是民族文學安身立命之本,沒有民族性就不是民族文學。對於后一問,我們的回答是,這種民族性應該是具有與全球化語境相適應的新特質的民族性。兩個問題,兩個答案,歸納起來就是:一要堅持,二要變化。之所以要堅持,除前面確立的基本前提外,還因為民族文學的民族性是民族精神的體現,在民族內是該民族人們所官聞樂見、能共鳴共享的,具有極高審美價值的文學元素。之所以要變化,一是因為作為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反映的民族性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總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從任何民族的發展史來看,同一民族在不同社會歷史時期的民族性是不一樣的,在進入全球化的歷史時代更是如此。沒有變化,就不能適應變化了的時代,就有被時代、社會邊緣化,甚至淘汰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