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果隻有單純的科學知識傳授,就稱不上教育,至多隻能說是訓練。教育高於訓練,在於它包含精神的熏陶和道德的提升,造就全面發展的社會的人。而人隻有參與集體,置身社會,才能完善道德和精神。大學就是這樣一個小社會集體。大學的靜溫、安寧、優雅與古朴陶冶著學生閑適與安樣的心境,喧嘩與騷動不屬於大學,急功近利、追求時尚也不屬於大學。因為隻有在晶瑩明澈、靜逸安樣的氛圍中,才能開啟幽閉的思緒,放飛囚禁的情愫。在這裡,有知識的交流、技藝的切磋、思想的碰撞、感情的激蕩,從而增長了智慧和經驗,錘煉了意志和能力,陶冶了精神和品德。於是學生們成熟起來,為服務大社會打好堅實的基礎。

教育無疑是科學與人文綜合的先導,教育體系、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上文理融合的趨勢,隨著知識經濟、信息社會的來臨正方興未艾。教育首先培養的是“人”。  大學不僅要符合生產力、科學技術發展的要求,滿足物質文明建設的需要,同時也必須符合社會文化、政治、道德等方面的要求,滿足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元可爭議,高校應是先進生產力的開拓考,高校應是先進文化的建設者、傳播者,高校應是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維護考。但自20世紀50年代仿照原蘇聯辦學模式以來,工科高校與文理科高校分家,功利主義價值觀居於支配地位,而理性主義,特別是人文主義的價值觀日漸談博,反映在學科結構上,便是重工程技術類學科,輕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類學科。表現在教育模式上,則是重視專業技術訓練,忽視文化素養教育:培養的人才技藝性、工具性氣息較重。20世紀60年代以后,強調教育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強化了政治教育,仍未能把這一涉及學生世界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建筑在較為廣泛的人文文化和科學文化的素養之上。作為后果,在十年動亂中,大學生群體在政治上的淺薄性利盲從性暴露無遺。至20世紀八九十年代,理工科大學中那種“高學歷、低素養”的情況仍大大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