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文章首先應考慮主題是否正確、深刻、集中、鮮明、新穎,認真比較權衡,尋求主題的深刻和完善,使它齊原來的基礎上更為集小突出。特別是要求主題能順應時代潮流,反映現實情況,倡導文明和進步。主題方面的毛病,最常見的是文章立意不正確,或有偏頗,或沒有新意,或缺乏深度,基本觀點立不住腳等等。一般來說,修改主題至少應該思考以下問題:
(1)文章的主題是什麼?是不是表達了寫作的基本意圖?
(2)文章的主題是不是充分體現了材料所包含的意思?
(3)文章的主題對於讀者和社會有什麼積極意義?
(4)主題是否是以正確的主題句表現出來的?
1978年,南京大學哲學系的一位教師寫了一篇主要從理論上闡述實踐與真理的關係的文章,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被》《光明日報》編輯部、中央黨校理論研究室的同志和作者共同對初稿進行了九次修改,對主題進行挖掘和​​深化,特別是針劉當時有侯撥亂反正的“兩個幾是”的觀點進行了有力的批判,題目也改為瞄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標準》,最後又定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文章在1978年5月10日《光明日報》正式發表後,產生了區大影響。
托爾斯泰創作《復活》,十年問兩次大修改部是主題的改動。 1889年,作者把“科尼的故事”寫成中篇小說,寫的是一個貴族青年山於悔罪與一個妓女結婚,小說表現一個貴族青午的仟悔,主題純屬道德心理方面。五年後托爾斯泰重寫這個故事,經過開掘湃化,使《復活》的主題出表現道德心理方面轉向社會政治方面,有了批判怠義,卻安排了一個幸福的結局。後來作者幾經探索,思想上又有了新的突破,他把人物的悲劇命運看作是社會罪惡的必然糾果,由此對沙皇專制制度提出了強烈的批判,使作品的主題更為深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