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表達除了它基本的要求,如詞語的準確、貼切、簡潔之外還必須注重它的藝術效果。運用修辭是達到這種藝術效果的根本方法。修辭學家張弓提出過“尋常語言的藝術化”這個概念,為修辭界廣泛接受。它指的是一些尋常的語言表達式在不尋常的用法小卻獲得了不尋常的效果。 “尋常語百的藝術化”無論是指修辭方法,還是搶修辭效果,都具有以下特徵:尋常語言的不尋常用法;與當前語境的密切關係,脫離語境則不復存在;語言涵義極其豐富、生動和活躍。藝術化修辭力法有兩種基本類型:
1.規範語言的涵義豐富化
即向語的意義、色彩、風格、用法都完全符合規範、平白如畫。如:陸游的《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詩人塌極其簡沾、疏淡的筆墨為我們勾勒了一幅“釋外愁梅圖”:冷落殘破的揮站,荒蕪沉寂的斷橋,迷隘的獸色。可這尋常語言的不尋常織接,構成了“愁”的意境:詩中的梅寂寞、孤獨、愁苦,而又氣質簡潔、剛毅不阿。聯繫陸游寫這首濤時的時代背景,又暗示了詩人駕志不移堅持抗戰的精神,他不與投降派同流合污而備受排擠,他亭懷壯志而無以施展。他只能北望失土而膀然神傷。縱觀全療既兒精巧華麗的問藻,辦無奇特驚心的辭格,主要靠“尋佾語言的藝術化”的修辭於段,激話語詞的涵義,取得較好的藝術效果。
2.人物語言的個性化
人物語言是一切文學作品中最常見而又最能反映讓會現實的要素。人物語言的運用狀況常常是修辭藝術拌壞的突出表現。修辭活動中的人物治言既要符合。常生活中人物話佔的真實性效果.同時義要勺日常生活中的人物語;拉開一定的距離。即:要進行“藝術化”的處理,這樣才能進入“關”的境界。要做到達兩點要求,就要使人物的語言具有“個性化”。魯迅的小說《祝福》中寫到樣林嫂在他的兒子阿毛被狼叼走了之後,一再重複這樣一句活:“我真傻,真的。”這非常符合舊中國被壓迫被奴役的婦女形象。他們在從夫從於觀念的驅使下,內心早已失去了自己,既然失去了兒子,自己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這句話恰好是表現了樣林嫂內心的極端麻木癡呆,是人物個性化的真實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