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本位的课程有其久远的根基,在古代表现为经受中心的课程,中国的四书五经,西方《圣经》、伊斯兰《可兰经》都长期作为经典教材,后来中国又发展出“三百千千”(《三字经朋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其优点是经过长期积淀,属于文化精华,比较系统完整,缺点是深度不够,难以发展专才。工业文明兴起后,对学问分科研究,也发展起学科中心的课程,使得实科教育迅速发展,其优点是术业有专攻,增进各领域的认知深度;不足则在于学问的完整性被分割的学习和研究破坏,甚至造成人的局部发展。

赫尔巴特看到分科学习的缺陷,倡导大百科全书式的教育,试图矫正分科教育的问题,在获得利于学习系统知识优点的同时,也带来迫使人学习不少他不必学的内容的负担,甚至带来重知轻人,看重知识掌握,忽视人的发展的倾向。为校正这一偏向,杜威提出活动中心的课程,杜威思想的几个基本点就是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克伯屈依据杜威的理论设计出设计教学法,其优点是重视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足则在于缺乏系统性。

有鉴于此,被称为现代课程论之父的泰勒提出课程是经验的有效组合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