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中的“人文”可拆分成“人”和“文”兩部分,前者指理想的人(人性)和最好的存在方式,后者指達到這種理想人性的方式,即文而化之的培養方案。英語中以“人文”為核心的系列詞匯,與“Human”(人的、人類的、有人性的等)和“Humane”(仁愛的、人道的、使人文雅的等)有直接關系。因此,Humanism或Humanist Spirit(人文精神)其含義就是“關注人、人的生活、人的生命及其價值,強調入性、人道、仁愛”。
“科學”(Science)注重觀察、實驗和調查研究,提倡“懷疑”精神,致力於“証偽”與“發現”,尊重事實,實事求是,反對“弄虛作假”,追求知識和真理。人們普遍認為,科學家都具有科學精神。不過,這是一種被理想化的想法。在科學家群體中,既有出類拔萃者,也有不少“敗類”,他們弄虛作假,甚至利用科學技術權威從事各種不正當的活動。
作為一個相對獨立於社會普通公眾,用“科學語言”進行學術交流的科學家群體,從整體上來說,確實表現出相對穩定購“追求知識和真理”的人格素質。這種人格素質司以劃分為三個部分:對待人類社會實踐中獲得的基本事實的基本態度﹔從事科學研究必備的思想自由與獨立人格﹔關於知識可靠性的基本信念。
然而,人類孜孜以求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在社會歷史進程中並不總是受歡迎,並非任何時代與社會都需要它們。出為它們會使一些人難堪、難過,無法隨心所欲地支配和統治別人。這在哥白尼、布魯諾等人身上可以找到最好的証據。
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在中國的際遇以及人們對它們的態度尤其值得玩味。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歷史進程中,強調“仁愛”與“人道”的君王或大臣謀士並不是沒有,但是,“仁愛與人道”往往被當作手段而不是日的。中國古代也萌發過“人文與科學”的胚芽,但最終卻沒有開花結果。不僅中國,似乎整個東方都缺乏真正的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為什麼東方在“輸入”西方文明之前沒有發展出成熟的“科學”與“人文”觀念?東方是否缺乏相應的生存條件與生存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