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教育者,蔡元培在要求他們尊重學生、以身作則、為人師表時,還針對社會腐敗現象與不正之風對教育的影響,特別提出了以下幾點:

(1)要有安貧樂道之志趣。蔡元培認為教師職業不是如從商者一樣富有的,更不是如為宮者那樣地位顯貴的。儘管教育是關係到社會進步、人類發展的偉大事業,但真正投身教育、從事教師工作,就要有於淡泊寧靜之中尋求興致的志趣。他指出:“教育之關係,至為重大,而其生涯,乃至為冷淡,各國小學教員之俸給,有不足以贍其家者。人苟以富貴為鴿的,則政治、實業之途,惟其所擇;今合之而委身於教育,則必於淡泊寧靜之中,獨有無窮之興趣,雖高官厚祿,不與易焉。”

(2)要有獨立不懼之精神。由於當時社會腐敗的影響,教育莫說謀發展,就是生存也相當困難。尤其是新教育的發展,更受到黨派紛爭的干擾,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蝕和封建守舊勢力的攻擊。對此,榮元培要求教育者應有“獨立不懼之精神”,認難了方向就要敢於抗爭,不為外勢所屈。

(3)要有“堅忍心”、“義務心”。在近代社會裡,廣大教師於賴以維持基本生活的薪水——連數月發放不出的情況下,仍在教學崗位上培養人才、維持教育。蔡元培認為這是教師堅忍心、義務心的體現,並對此大加讚賞、鼓勵。當然,他並不認為學校與教育事業所面臨的困難是固有的,教師所受的艱苦是本該如此的。他指出教職員出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責任感,以堅忍心、義務心,自覺辛苦地維持著教育的局面,“在教育當局斷不能認為當然”,而應想方設法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師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