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活本质上是社会性的,个体的教育本质是社会教育,仅仅看到学校或课堂的教育就难免不出现“5天校内十2天校外=o效果”的现象,教育绝不是某一部分人的工作,而是全社会的工作。不了解社会需要的教育就是盲目的教育,不能为社会服务的教育是消耗的教育,不会运用社会力量的教育是无能的教育,使个体的教育深深扎根于社会,扎根于生活,才能使个体脱离不了社会的本质属性。

依据广义教育观,教育的目的在于生活之提高,不应要求生活所依托的社会实践去依托教育,而应让教育依托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一个人只有把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实践作为中心,才能使教育有不断的源泉。有丰富的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的生活是教育的厚实根基,缺乏生活基础的教育无论有多大投入,开多少课程,请哪位名师,终归是贫瘠的。

课堂教学需要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同时是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追求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为美好和更符合人性的生活的过程。孤立的知识教育难以建构他们完满、丰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也不能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因此,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经验,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促进学生在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生活格调上的提升,不使他们学会学习,更要学会过美好的生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人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