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的資料指的是作者圍繞著選題而收集的、準備用在論文中的一系列事實、資料及理論材料。包括報紙、期刊、書籍、圖表、圖片、調研材料等一切知識載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資料的種類也在逐漸增加。按載體形式分,資料通常有印刷型、縮微型(膠捲、膠片、縮微卡片)、電腦閱讀型(磁片、磁帶)、聲像型(幻燈片、唱片、錄音帶、錄影帶、電影、電視)等。

按資料的不同性質,資料可以分為動態資料和靜態資料。動態資料是作者親自觀察、調查、實驗而得到的資料。調查是直接獲取動態資料的重要途徑。靜態資料是從有關書籍、報紙、工具書等處間接獲得的資料。文獻檢索是獲取靜態資料的重要途徑。社會科學論文的資料,多通過文獻查詢獲得。
靜態資料按照加工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層次,分為一次性文獻、二次性文獻和三次性文獻。

一次性文獻指的是首次出現的文獻資料,又叫一級文獻。包括:專著、論文期刊l 、科技報告、學位論文、專利文獻(主要指專利說明書)、教科書、技術標準等。一次性文獻是新觀點、新知識、新技術、新發明等新的科研成果的記載和報導。二次性文獻又稱為二級文獻,是在-次性文獻的基礎上經過加工、壓縮後形成的資料。為了方便文獻的檢索,圖書情報機關將分散的原始文獻,按照一定的體例,進行加工整理,組織編排,從而廣泛、系統地顯示某一學科、某一專題的文獻資料。如書目、索引、簡介、摘要、關鍵字等。

三次性文獻是在二次性文獻的基礎上,選用二次性文獻的內容,經過系統綜合、分析、評述而撰寫的文獻資料。如:專題研究、專題評述、進展報告、年鑒等。種文獻各有不同的特色和用途。一 次性文獻即原始文獻,是第一手資料;二次性文獻是原始文獻的濃縮,具有工具性,可以通過二次性文獻提供的線索,順藤摸瓜,查到自己需要的原始文獻; 三次性文獻是對一次性文獻的評價與介紹。利用第三次文獻,可以掌握新的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找到研究的方向。一般情況下,僅僅查到二、三次文獻是不夠的,必須進一步查閱第一次文獻,確保資料的準確。學術論文研究靠的是大量的一次性文獻。

(一)資料是構成學術論文的基本要素:

廣泛收集資料是進行論文寫作的首要工作。任何文章都是由一定的資料加工而成的,學術論文的寫作也一樣。不積累資料,就談不上研究。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米”就是資料。沒有”米”,”巧婦”難以表現她的”巧”;沒有資料,再高明的研究者也難以完成論文的寫作。
古今中外成功的理論家、科學家元不是在搜集、積累資料上下過苦功夫的。馬克思為了寫作《資本論) ,每天到圖書館查閱資料,研讀了150 多種著作,做了大量的摘錄和筆記,以致在他的座位下留下了兩個深深的腳印。列寧寫作《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一書時,曾經收集了60 多萬字的資料。《關於帝國主義的筆記》就包括近150 本書和近50 種期刊的摘錄。
魯迅寫《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引證了古代的歷史、政治、文學理論、詩文、醫藥等各方面的著作30 多種。可見,資料是構成學術論文的基本要素。

(二)資料有利於確定研究角度:

收集資料的過程就是了解研究前人研究狀況的過程。眾所周知, 80% 的最新研究成果都是在刊物上首先發表的,我們閱讀這些前沿的研究成果,不僅可以借鑒別人的經驗,汲取新的知識資訊,學習新的研究方法,而且搞清了某個學術問題的研究歷史與現狀,知道哪些資料是該研究物件的最新成果,哪些是老調重彈,還有哪些別人沒有研究。掌握了上述情況,就有利於在選題上權衡利弊得失,從而做出最佳的選擇方案和確定研究角度。學術研究領域無限廣闊,未開墾的處女地永遠存在,最先找到的人,就是最善於利用資料的人。牛頓就曾講到”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要遠一點,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的緣故。” “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是指科學研究要熟悉、借鑒前人的勞動成果,從前人研究的”終點”中找出自己研究的”起點”,從前人所用的研究方法、手段中受到啟發,拓寬思路,找到新的研究方法。

(三)資料是提煉論點和形成論據的必要條件:

論點的形成是從大量資料中提煉、概括出來的。論點要表現得正確、鮮明、集中、深刻、新穎,也要依靠資料。同時,資料是論點得以存在的依據和支柱。沒有資料的支撐,論點根本無法確立。俄國科學家巴甫洛夫在《給青年們的一封信》中說”要研究事實,對比事實,積累事實。” “無論鳥翼是多麼完美,但如果不憑藉著空氣,它是永遠也不能飛翔高空的。事實就是科學家的空氣。你們如果不憑藉事實,就永遠也不能飛騰起來的。”我們說,資料就是論文作者的”空氣” 。沒有資料,不但作者的觀點無法建立起來,論據也必定是空話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