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向

Home/新聞動向/

全球化語境中文學的民族性具有新特質

2016-12-13T16:47:17+00: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全球化把民族文學引領到與他民族緊密相連的世界性的新格局、新環境之中。這與過去相對狹小封閉的環境畢竟有很大的不同。如何在這變化了的環境之中,在不同民族的審美視野和文學藝術品生產和消費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獲得繁榮和發展的空間,這對各民族文學來說都是一場不小的考驗。 擺在民族文學面前的必須回答的問題是:在 [...]

全球化為民族文學的繁榮和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2016-12-13T16:45:23+00: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全球化首先是一個相對於狹小區域的、以世界為范圍的大的空間概念;其次是指事物突破區域的限制向世界范圍擴展,與之建立緊密聯系的過程。全球化最早的表現形態為經濟全球化。它是從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尋找世界市場開始,發展到20世紀80年代、90年代后出現強勁勢頭。其間,區域的、民族的工藝經濟的特征逐步消失,呈現出 [...]

表現在思想內容方面

2016-12-13T16:44:18+00: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一個民族的文學的新的思想內容,如符合歷史潮流,往往會給其他民族的文學以深刻的啟示和巨大的影響,會促進或改變他民族文學發展的進程或方向。例如,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文學最早表現出來的人文主義思想及其深刻的主題和新的生活內容,猶如強烈的沖擊波,震撼歐洲各國,使西方出現了繼古希臘后又一個藝術的大發展、大 [...]

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又不是完全相同的

2016-11-28T17:23:08+00: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與物質生產:相比,精神生產有著自己的特殊性。這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兩者所用的材料不同。物質生產的材料是不同質料的物質,如各種礦石、鋼鐵、水泥、木材等等;而精神生產除了物質材料如紙、墨等等之外,主要是心靈化、意識化了的社會生活,而社會生活經過心靈化、意識化了之后,就不再是物質性的東西,而是一種精 [...]

文學生產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

2016-11-28T17:19:46+00: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人類的生產活動有兩種基本的形式:一是物質生產,一是精神生產。兩種生產有著共同的性質與規律。首先,兩種生產都必須具有生產主體、生產對象與生產工具。文學的生產主體是作家與出版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生產對象是人類過去和現在的生活,生產工具是文化符號以及紙筆、電腦、照排系統、印刷系統等。其次,兩種生產都具有人的 [...]

文學創作與文學生產

2016-11-28T16:22:55+00: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從最終結果看,文學生產與文學創作的最終成果都是文學作品,兩者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文學生產必然要包括作家的創作,作家不創作出作品,文學生產就是無米之炊;另一方面,作家的作品創作出來之后,也需要一定的組織與機構將它物化為書籍、光盤等商品形態的東西或者在網絡上登載出來,否則,作家的創作就隻能停留在 [...]

藝術形象的生動性、真實性和典型性

2016-11-23T17:48:45+00:00By |Categories: Uncategorized|

文學作品足以各種各樣的藝術形象來反映生活的,所以我們評價作品,必須考慮它的生動性,要求作家們在描繪生活時,必須放棄抽象的邏輯公式和干巴巴的道德說教,通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鮮明的生活圖景含蓄地表達作品的思想意蘊。 與生動性緊密相關的是形象的真實性。真實性既是文學創作的基本原則,也是評價作品的重要標准 [...]

研究新的問題,推動文學理論本身的發展

2016-11-23T17:33:39+00: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文學批評不僅在批評實踐中實踐著理論,它也在批評實踐中孕育著和生產著理論。從人類批評發展史看,早在古希臘時,文學批評便存在著“理論批評化”和“批評理論化”兩種傾向,前者注重理論在實踐活動中的實際影響,后者更注重從實踐中構建新理論。這兩種傾向實際上一直延續至今,被批評家從不同目的的角度反復強調。 文學批 [...]

文學鑒賞是文學批評的基礎

2016-11-23T12:23:31+00: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文學批評與文學鑒賞同為文學接受的兩個層面,其基本任務是對文學作品的思想與藝術進行分析相評判。文學批評必須從文學鑒賞開始。這是因為一方面,文學批評的對象必須由文學鑒賞來確定。與文學鑒賞相比,文學批評是一種理論性更強、專業性更高的文學接受活動,不可能涉及所有的文學作品與文學現象,必須有所選擇,而這種選擇 [...]

文學作品接受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讀者與文學形象交流的過程

2016-11-22T17:14:39+00: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就單個作品來說,這種交流有三種方式。一種方式是讀者在同一次閱讀作品中與作品進行交流。如讀《紅樓夢》,隨著閱讀的進行,我們漸漸地形成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等人的形象,把握到他們的性格、他們在作品中的作用與意義。同時隨著閱讀的進行,我們又不斷地把我們形成與把握到的東西返諸作品,一方面檢查、修正原來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