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向

Home/新聞動向/

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2016-08-31T09:32:50+01: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智力活動是人腦圍繞主題活動對外界刺激的加工過程,它的發展是與實踐和有目的的訓練分不開的。所以人的智力活動是思維和實踐的統一。許多科學家為,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指導和鼓勵學生去實踐,去主動地參加有利於發展智力和發展創造力的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並不單指需要四肢參與的體力活動,而是包括理論思維的操 [...]

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培養學生的科研究能力

2016-08-31T09:33:24+01: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學校、系科以至教研組經常組織的學術報告會、討論會和科學研究方法討淪會,要妥善安排時間,以便有更多的學生參加,從而增長他們的知識,擴大他們的視野,提高他們參加科學研究的興越。學校和老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但也是自願地)組織學生參加上述活動。 鼓勵大學生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小組,幫助他們建立各種與教學內容 [...]

在數學放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2016-08-31T09:32:25+01: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數學是一個龐大的學科群,同時又是許多學科的工具。由於數學在科學群中的地位以及數學學科要求人們思考問題的獨特方式,從而決定了數學教學對於培養學生思維力的重要性。有人說數學是智力的體操。這是完全正確的。據林照教授研究,10、14歲能對數學形成概念,20歲以前學到的數學知識終生難忘,微積分學習有助於科學人 [...]

提問法

2016-08-31T09:32:00+01: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現在的教科書絕大部分屬於回億和記憶性的讀物,現在的教學多半都是教科書的再現,現在學生的學習幾乎是“提著腦袋”來裝知識的;單科實驗,甚至包括許多綜合性實驗,幾乎全是已有知識的驗證;一些第二課堂的活動也多半是圍繞這些已有的知識進行安排,因此也可以叫做知識性的第二課堂。這些作法幾乎貫穿了所有的學科和教學過 [...]

探究法

2016-08-31T09:31:36+01: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探究法對教師來說,就是鼓勵學生刻苦鑽研、獨立思考、深入探究,以掌握規律性的知識。對學生來說就是敢於質經、不斷探究。探究學習的靈活性使得它和其他學習方法經常發生聯繫,所以它變成一種很複雜的學習方法,以至它可以和其他學習方法互相替換,其活動的順序也可以變換。從事探究學習的學生,必須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 [...]

“暗示”在教學中的作用

2016-08-31T09:31:04+01: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暗示”在教學中的作用,在於教師根據需要,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中的教學法藝術,設置備種相應情境,指引學生一步一步地按照認識事物的規律投入學習活動之中,並在這一過程,同時在無意識心理傾向中對該事物產生某種心理需要和興趣,從而自覺地、輕鬆愉快地、不知不覺地改變著對自己的理解,對學習對像的認識,並由此而產生“ [...]

舊教育理論重視知識的傳授

2016-08-31T09:30:14+01: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以皮亞傑理論為基礎的幼兒級育,主張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智能,使教育理論得到了新的發展。 85年6月在日本東京召開的、有許多學齡前教育專家參加的“日、美、歐幼兒教育保育會議”上,法國和美國的代表對幼兒早期教育偏重智能的發展提出了批評,法國代表指出,幼兒的發展是在前階段成熟的基礎上向後一階段的轉 [...]

 暗示教育

2016-08-31T09:30:39+01: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當代暗示教學是由保加利亞學者格奧爾基“洛柴諾夫於1955年通過一次個別心理治療的實驗研究中提出的。1965年,洛柴諾夫建立了第一個“暗示教學法小組”, 1972年開始了對6、7歲兒童進行實驗教學的實驗,1974年他把這一研究推廣到全國小學。七十年代開始,“暗示教學法”相繼推廣到蘇聯、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

早期教育的意義

2016-08-31T09:29:20+01: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福變,最早提倡早期教育的學者是十七世紀捷克的教育家誇美紐斯,他主張對幼兒進行知識教育。 H·布魯漢在本世紀初提出,兒童在六歲以前能夠學到比一生任何時期更多的知識。十八世紀美國曲哲學大師J·洛克曾經設想以遊戲和娛樂進行教育。在這些學者的倡導下,本世紀五十到六十年代開始了幼兒故育納新紀元。 1961年, [...]

早期教育的實踐

2016-08-31T09:29:45+01:00By |Categories: 新聞動向|

一般認為.學齡前的教育是早期教育。有更甚者提出,早期教育應從母腹開始,當然也是有道理的。許多早期教育的研究也包括了小學階段的教育。這樣,早期教育就應當從母腹開始,經過學齡前教育,爾後是小學階段的教育。 母腹教育(捐胎教)現在只看到點滴的材料。這種見解(因為還沒有形成理論)認為,母腹也是一種環境,是小 [...]